一、 志學之年:十五歲
二、 而立之年:三十歲
三、 不惑之年:四十歲
四、 知命之年:五十歲
五、 耳順之年:六十歲
六、 從心之年:七十歲
以上成語出自論語:
子曰:吾十有(一ㄡˋ=> 又)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。
七、 杖家之年:五十歲
八、 杖鄉之年:六十歲
九、 杖國之年:七十歲
十、 杖朝之年:八十歲(出自禮記)
十一、 舞勺(ㄕㄨㄛˋ)之年:十三歲未成年者
十二、 加笄(ㄐ一)之年:女子十五歲*古時女子十五束髮,以示成年。(以簪束之)
十三、 二八年華:女子十六歲
十四、 破瓜之年【瓜字之分】:指女子十六歲或男子六十四歲。古「瓜」字可析為兩個「八」字,男子取八八六十四之意。
十五、 雙十年華:女子二十歲
十六、 加冠之年【弱冠之年、及冠之年】:男子二十歲
十七、 花信年華:女子二十四歲
十八、 強仕之年:男子四十歲。古代認為男子四十歲時,智慧、氣力已成熟,可出仕。
十九、 古稀之年:七十歲 杜甫:人生七十古來稀
二十、 平頭甲子【平頭六十】:六十歲
二十一、 花甲之年:六十歲
二十二、 懸車之年:七十歲 *懸束車輛不用,以喻致仕退休
二十三、 耄(ㄇㄠˋ)耋(ㄉㄧㄝˊ)之年:八十、九十稱耄,七十稱耋
二十四、 期(ㄐ一)頤(一ˊ)之年:一百歲
古人以「春秋」表示年齡,稱壯盛之年為「春秋鼎盛」,自稱年長無能則為「馬齒徒增」。
不滿周歲——繈褓;
2~3歲——孩提;
女孩7歲——髫年;
男孩8歲——齠年;
幼年泛稱——總角;
10歲以下——黃口;
13~15歲——舞勺之年;
15~20歲——舞象之年;
12歲(女)——金釵之年;
13歲(女)——豆蔻年華,
15歲(女)——及笄之年;
16歲(女)——破瓜年華、 碧玉年華;
20歲(女)——桃李年華;
24歲(女)——花信年華;
至出嫁——梅之年;
至30歲(女)——半老徐娘;
20歲(男)——弱冠;
30歲(男)——而立之年;
40歲(男)——不惑之年、強壯之年;
50歲——年逾半百、知非之年、知命之年、艾服之年、大衍之年;
60歲——花甲、平頭甲子、耳順之年、杖鄉之年;
70歲——古稀、 杖國之年、致事之年、致政之年;
80歲——杖朝之年;
80~90歲——耄耋之年;
90歲——鮐背之年;
100歲——期頤。
二、 而立之年:三十歲
三、 不惑之年:四十歲
四、 知命之年:五十歲
五、 耳順之年:六十歲
六、 從心之年:七十歲
以上成語出自論語:
子曰:吾十有(一ㄡˋ=> 又)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。
七、 杖家之年:五十歲
八、 杖鄉之年:六十歲
九、 杖國之年:七十歲
十、 杖朝之年:八十歲(出自禮記)
十一、 舞勺(ㄕㄨㄛˋ)之年:十三歲未成年者
十二、 加笄(ㄐ一)之年:女子十五歲*古時女子十五束髮,以示成年。(以簪束之)
十三、 二八年華:女子十六歲
十四、 破瓜之年【瓜字之分】:指女子十六歲或男子六十四歲。古「瓜」字可析為兩個「八」字,男子取八八六十四之意。
十五、 雙十年華:女子二十歲
十六、 加冠之年【弱冠之年、及冠之年】:男子二十歲
十七、 花信年華:女子二十四歲
十八、 強仕之年:男子四十歲。古代認為男子四十歲時,智慧、氣力已成熟,可出仕。
十九、 古稀之年:七十歲 杜甫:人生七十古來稀
二十、 平頭甲子【平頭六十】:六十歲
二十一、 花甲之年:六十歲
二十二、 懸車之年:七十歲 *懸束車輛不用,以喻致仕退休
二十三、 耄(ㄇㄠˋ)耋(ㄉㄧㄝˊ)之年:八十、九十稱耄,七十稱耋
二十四、 期(ㄐ一)頤(一ˊ)之年:一百歲
古人以「春秋」表示年齡,稱壯盛之年為「春秋鼎盛」,自稱年長無能則為「馬齒徒增」。
不滿周歲——繈褓;
2~3歲——孩提;
女孩7歲——髫年;
男孩8歲——齠年;
幼年泛稱——總角;
10歲以下——黃口;
13~15歲——舞勺之年;
15~20歲——舞象之年;
12歲(女)——金釵之年;
13歲(女)——豆蔻年華,
15歲(女)——及笄之年;
16歲(女)——破瓜年華、 碧玉年華;
20歲(女)——桃李年華;
24歲(女)——花信年華;
至出嫁——梅之年;
至30歲(女)——半老徐娘;
20歲(男)——弱冠;
30歲(男)——而立之年;
40歲(男)——不惑之年、強壯之年;
50歲——年逾半百、知非之年、知命之年、艾服之年、大衍之年;
60歲——花甲、平頭甲子、耳順之年、杖鄉之年;
70歲——古稀、 杖國之年、致事之年、致政之年;
80歲——杖朝之年;
80~90歲——耄耋之年;
90歲——鮐背之年;
100歲——期頤。
全站熱搜